注册
登录
当前位置:平野范文网>专题范文 > 公文范文 > 分析小学数学8篇

分析小学数学8篇

时间:2023-08-24 10:56:02 公文范文 来源:网友投稿

篇一:分析小学数学

 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、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《圆的认识》一课。

  教师 A 在教学'半径和直径关系“时,组织学生动手测量、制表,然后引导学生发 现'在同一圆中,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“。

  教师 B 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:

  师:通过自学,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? 生1:在同一圆里,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。

  生2:在同一圆里,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。

  生3:如果用字母表示,则是 d=2r。r=d/2。

  师: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,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? 生1: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,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
  师: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。

  ·· 师:还有其他方法吗? 生2:通过折纸,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。

  ·· 思考题:

  (1)、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? (2)、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? (3)、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。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。

  案例分析:

 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,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。从当堂的教学效果看,前者 课堂气氛沉闷,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;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,师生关系融洽,学生操作 积极投入。同样是采用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””实际操作,为何效果迥异?笔者认

   为其中的原因是: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设计的要素,是否真正了解学生,真正找到了适 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。

 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,'半径和直径关系“通过自学已经明了。而教师 A 无视学生的学 习能力,以为学生未知,引导学生操作;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,学生索然无味,激不起 操作的热情。教师 B 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,调整教学思路,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 的思辨。

  教师设计,是学生不断激活'内存“的过程。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,个体的 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,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,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 提。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,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。很明 显,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,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 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。这种魅力,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,学 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、很日常、很好玩,有信心,有兴趣去学习。另一方面,学生通过多感 官的活动,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,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,培养一定的数学能 力,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。

  2、案例描述:

  教学'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“时,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...

全文已隐藏
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
推荐访问:小学数学 分析

版权所有:平野范文网 2010-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平野范文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平野范文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备案号:京ICP备10026312号-1